雷锋精神跨越沧桑历久弥新
来源:求是理论网
昨日,在哈尔滨市召开的“践行雷锋精神,弘扬文明新风”的座谈会上,代表们结合各自实际畅谈了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感受和体会: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,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。(东北网3月5日)
近些年,社会上一些道德滑坡、诚信缺失的事件,让一些人心灵蒙受阴霾,慨叹“世风日下”,雷锋精神甚至遭到有人质疑、有人嘲笑、有人批判的境遇。但是,更多人却在用实际行动,告诉世人:雷锋精神,没离开过。
滚滚车轮前,“最美教师”张丽莉推开学生,用双腿的代价换来学生的安全;岌岌可危时,“最美叔叔”谢尚威伸出双臂,用单薄的身躯,接住了千钧的生命;滔滔江水中,身患尿毒症的孙泽军、62岁的杨慧,用双手托举起不相识的生命;熊熊烈火中,高铁成用鲜血和勇敢,诉说着军人最忠诚的誓言。
这些平凡的人,用不平凡的行动,滋润和感动着人们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。也让人们看到,历经半个世纪,不管时代发展如何嬗变轮回,社会潮流如何跌宕起伏,雷锋精神都可以跨越沧桑的人世,可以穿越深邃的历史,历久而弥新。
雷锋精神强大的生命力,不只在于不平凡之举,更在于其对平凡人、平常生活的积极意义。“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,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?”工作上,需要雷锋精神。爱岗敬业,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,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,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。“一块好好的木板,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?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,硬钻进去的。我们在学习上,也要提倡这种‘钉子’精神,善于挤和善于钻。”学习上,需要雷锋精神。有些人说工作忙、没有时间学习。问题不在工作忙,而在于愿不愿意学习,善不善于挤,愿不愿意钻。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”生活中,需要雷锋精神。如果说“救人于水火”的壮举是一种爱,那么,量力而行的奉献、举手之劳的帮助、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?
雷锋精神的强大生命力,还在于他昭示了一种从善如登、从恶如崩的向善的力量。人有多面,善恶一线。善和恶,往往共存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心中,弘扬雷锋精神,就是希望人们在面对这个世界、面对他人时,相信善的力量,尽量敞开善良的心门。
如今,我们的城市里,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到志愿者的行列,践行着“学习雷锋、奉献他人、提升自己”的理念,正是心中那份向善的力量,让他们接过了雷锋的“接力棒”,也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时代里的新涵义。
雷锋,是这片古老土地孕育的道德标杆;雷锋精神,是这个国家的道德刻度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,雷锋精神都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,追求向善、向美的人生意义,不断引领后来者刷新道德的高度。